该车主于2024年11月4日在拼多多平台的专营店购买了一瓶嘉实多极护5w40机油,购买前商家客服保证所售为正品,并承诺支持各种检验。 然而,当车主于12号下午按照嘉实多官网提供的查验流程进行真伪验证时,却被告知所购机油为假货。 面对这一结果,车主随即与商家做沟通,提供了详细的查验信息,但商家非但不承认售假,反而质疑机油的来源,并要求车主提供开箱视频作为证据。 此类网购假机油事件并非孤例,以“假机油”为关键词在黑猫平台搜索,竟发现近一个月相关投诉案件多达680起。 更令人担忧的是,近期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2024年快热式电热水器等13种网售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通报》显示,机动车辆制动液和机动车发动机润滑油(机油)在多个主流电子商务平台的不合格率分别高达48%和39%。 具体而言,机油类产品在抖音、京东、拼多多、天猫等6家平台27家销售单位共抽查了28批次,结果发现有11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高达39.29%。 电商平台作为售假行为的“重灾区”,不仅引发了严重的“信任危机”,还让众多无辜的修理厂遭受牵连。 车主们往往被网购的低价所吸引,而修理厂则希望能够通过提供安装配置服务赚取工时费,殊不知“祸根”已然埋下。 近年来,全国各地监管部门持续加大对假冒伪劣机油的打击与惩治力度。但即便在这样的高压态势下,2024年仍曝出了近30起假机油案件,涉案金额累计高达2.6亿元。 其中,广东肇庆假机油案无疑最为轰动,涉案总金额上亿元。这起案件不仅揭露了“廉价”机油背后的惊人秘密,更引发了行业对于机油市场乱象的深切关注。 据悉,广东假机油造假窝点的“出厂价”仅为45元,再以100元卖给经销商,而正品大牌售价600元。类似案件层出不穷,湖北造假窝点以每瓶20元的成本,按130元售假;江苏售假链条以300元的价格,出售正品需800元每桶的仿造品...... 此外,这起案件也暴露了电子商务平台在假机油产业链中的关键角色。嫌疑人伍某通过“淘宝”、“抖音”、“快手”等渠道,发展出上百名“经销商”。 这些“经销商”再将这些假机油推销给修理厂,甚至直接在电子商务平台、社交平台和二手交易买卖平台上,打着“窜货”、“代工厂直发”等幌子,直接向消费者零售。 电子商务平台的隐蔽性和便利性,让其成为假机油分销的“最后一公里”。然而,电子商务平台假货问题屡禁不止的根源,除了暴利驱使不法商家铤而走险之外,也与平台监管缺失有关。 AC汽车曾报道多起品牌商发函澄清未与某某电子商务平台合作的新闻,提醒车主购买时认准官方授权渠道。对于品牌商而言,维权之路困难重重,不少平台以“第三方平台”身份逃避责任。 对于涉嫌售假的商家,电商平台常见的应对方式是下架商品或清退商户。这些举措对不法商家很难产生有效的威慑力。许多被封店的商家往往“换个马甲”就能重新上线经营。 更令消费者不满的是,在面对投诉时,有些平台往往采用“仅退款”的解决方法。这种做法不仅未能根除假货问题,反而给人一种放任不良商家继续售假的印象。 “假机油不是假一赔十吗?拼多多客服让我将机油寄回总部鉴定。后来告知机油是真的,但是怎么鉴定的却不说。”上述车主说到。 随着拼多多凭借极致性价比策略异军突起,淘宝、京东等平台也不得不回归低价路线,整个网络零售环境似乎正逐渐“拼多多化”。 特别是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的崛起,为车主网购配件提供了极大便利,成为汽后品牌商和经销商竞相争夺的新阵地。 小到雨刮器、滤清器、空调滤网,大到润滑油、轮胎、火花塞等,其中不乏壳牌、米其林、马牌等一线品牌开始入驻电商卖货。 低价策略成为线上获客的利器,推动汽车后市场加速向“拼多多化”方向发展。然而,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的隐忧不容忽视:尽管消费者深知网购配件存在风险,但仍因诱人的价格而毅然下单,因为网上配件真的太划算了。 正是消费者贪便宜的心理,给诸多三无产品提供了可乘之机,它们以“低价平替”之名谋取暴利。其中,油电轮和白包膜成造假重灾区。 众所周知,车后产品具有很强的服务属性,车主网购配件后的安装服务往往依赖于遍布全国的修理厂。 然而,一旦修理厂加入平台的线下服务体系,一旦遇到售后纠纷,便难以摆脱责任纠缠。尽管有修理厂尝试让车主签署《安装免责协议书》,但这并非万能的“护身符”。 杭州发生的“工时费50索赔6000”和“维修费4730平台商家只赔付1000”两起网购火花塞事件,已给修理厂敲响了警钟。 行业内有识之士指出,一旦诉诸法律,修理厂如何证明自身施工流程和修理工操作完全无误?第三方评定机构是否会给予认可?这样一些问题都悬而未决。 据此能预见,“火花塞事件”或将不断重演。在当前生意艰难的情境下,修理厂面对网购配件上门安装的客户更应保持高度警惕,否则麻烦将远未结束。 尽管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假货问题依旧严峻,但汽车后市场的电商化趋势仍然是不可逆转的。 因为这一趋势深受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影响,他们对产品信息透明度的需求日益增长。 这对汽车后市场链条上的所有参与者也提出新的思考,如何站在车主的角度,切实保护他们的利益,减少电商化进程中可能会产生的“次生灾害”。 值得关注的是,慢慢的变多的修理厂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热情参加到打击制假售假的行动中来。 例如,“广东假机油”案中,修理厂因价格生疑,经油液检测之后,向警方发起举报;天津涉案1000余万的假机油案件中,修理厂主动提供破案线索。 当然,面对慢慢的变多的车主因网购假货而受害的情况,修理厂更应该深入思考怎么样借此机会赢得更多车主的信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原央行行长:这一代年轻人需要对未来养老做出预期和计划!这也是未来养老金改革的重要因素 被特朗普称为“寄生虫”,欧洲人怒了:国际秩序正经历1945年以来最剧烈变化 杨瀚森21+9 洛夫顿遭驱逐&13+4+4+5失误 青岛力克上海取5连胜 何立峰与美贸易代表格里尔举行视频通线年,美国在许多领域或将依赖中国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