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隔壁把“不生育”贯彻到底的韩女,左手牵的从小孩变成了遛狗绳,右手推的从婴儿车变成了宠物车,学校不是批量倒闭,就是被改造成了流浪猫繁育所、美术馆或者养老院...... 热心网友评价,韩国人口现状就像一款没有新用户进入的游戏,只能等待服务结束。 2024年,全国小学数量跌破14万所至13.82万所,平均每天就有14所小学关门。幼儿园关停潮持续加剧,去年前10月已累计注销登记9800家。 为谋出路,“园长妈妈”变成了“白酒主播”,教室变成了库存仓库,一向温声细语的幼师,也在直播间大喊起了“老铁们快下单”。 母婴和教育行业,受到了低生育率的第一波冲击。而新生儿和适龄儿童的减少,连带着做学校和教育生意的企业也过上了紧日子。 4月23日,视源股份披露2024年业绩,营收同比增长了11.05%至224.01亿元人民币,归母净利润却同比减少了29.13%至9.71亿元。 其中,占营收比重超过50%的智能终端及应用板块,主力教育业务(希沃系列产品),同比下降了8.75%至50.54亿元,成为视源股份营收下滑最严重的细分领域。 “为进一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升公司国际形象及综合竞争力,公司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申请在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赴港上市,意味着面对二胎、三孩福利政策都催生不动的国内环境,视源股份不得不抬腿向外走了。 上下班不打卡、没有KPI考核、工资多少员工自己定、园区内还有为员工及家属自建的体检中心和幼儿园。 2017年A股上市敲钟那天,如此重要的场合,老板却罕见缺席。后竟解释称“公司是员工做起来的,感觉自己没做过什么就白捡了一家上市公司,有点不好意思”,“无颜面”敲钟。 而最近一次高管露面,还是在2个月前的非公有制企业座谈会上,创始人之一的王毅然受邀出席。 在各行各业都下场做创始人IP的年头,视源股份的三位创始人:黄正聪、王毅然、孙永辉,既不喜欢抛头露面,甚至也不担任“一号位”,而是引进了80后的王洋,来做公司董事长。 唯一有机会能和他们打照面的场合,大概率是在各大高校的校招现场。因为负责招聘的,就是三人中的孙永辉。 如此低调神秘的行事风格,堪称上市公司中的一股清流。不过低调归低调,视源股份还是切切实实的隐形冠军。 液晶显示主控板卡,俗称电视机“心脏”。2024年,这一细分业务贡献了66.29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了11.82%。2022-2024年,出货量占各期全球液晶电视主控板卡出货量的占比分别是33.01%、28.19%和32.72%。 普通花了钱的人这一项完全TO B的业务,或许没有过大的感知。但在教育市场上,视源股份旗下的希沃产品,却能横跨一名中国学生的学校和家庭生活。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中国课堂开始步入了教育信息化的新时期。 “教育信息化”,最直观的表现就在于:教室黑板变成了智能白板;专精于黑板板书的老教师,开始规模化组织学习怎么做课件PPT。 视源股份抓住了这一政策东风,2008年推出了希沃白板,迅速成长为教育大屏市场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根据迪显《2024全球IFPD整体市场研究报告》,希沃交互智能平板以50.8%的份额,占据了半壁江山。 全国超280万间教室和1000万名老师,都用上了希沃平板。加上完全TO C的希沃学习机和学习平板的推出,2024年视源股份在教育业务上实现盈利收入50.54亿元,是TV板卡之外的第二大主要场景业务。 但是,无论是TV板卡还是希沃平板,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视源股份的主导权都不大。前者受到电视机出货量的影响,后者又与G端市场复杂的采购制度和换新周期紧密挂钩。 拆解一下视源股份近三年的营收情况,发现其“增收不增利”的问题已相当明显。 过去三年,视源股份营收小范围增长到224.01亿元,但净利润从2022年的20.72亿元下滑到了9.71亿元,2024年毛利率也同比下降了3.69个百分点。 2023和2024年,对比TV板卡代表的智能控制部件小范围的毛利率振荡,智能终端及应用毛利率分别一下子就下降了5.43%和4.98%,是综合毛利率下降的根本原因。 对此,视源股份解释为“2024年上半年教育业务客户采购预算收紧引发价格竞争导致毛利率下降,以及企业服务受基本的产品单价下降及收入结构变化影响导致毛利率下降。” 其中涉及两块基本的产品,一是教育场景里的希沃,二是客户服务场景里的MAXHUB。 面向教育场景的交互智能平板,2024年销售量同比增加了4.26%至110.97万台,营收却下降了8.75%至50.54亿元。销量增长营收下滑,表明这一业务受价格战影响较大。 而价格战的出现,源于市场的供过于求。《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早在2016年,全国中小学校互联网接入率已达到87%,多媒体教室普及率达80%,到了2020年,全国中小学校互联网接入率已经到了100%。 目前来看,学校场景已经不具备新的增量可能,而培训机构、幼教近几年受政策环境和人口环境的变化,也不具备大规模采购交互智能白板的能力。 同时,尽管2024年以旧换新政策掀起了一轮电子科技类产品换新潮,但各地中小学和高校接入交互智能平板的平均周期并不长,且体制内的采购换新程序复杂,还未到新一轮换新节点。 所以,在增量和存量市场都有限且客户预算收紧的情况下,尽管希沃占据了超50%的市场占有率,也不得不降价保量。 企业服务MAXHUB,其实是视源股份在教育场景之外,为智能终端及应用开辟的新业务场景。2017年,视源股份发布MAXHUB,创始人之一黄正聪做下判断:“我们初步估算,全球大概有6000多万个会议室,所以我觉得会议市场大概是教育市场的10倍吧”。 从产品发布到现在,MAXHUB只在2019-2021年有过快速地增长,此后逐渐回落。这一阶段收入猛增主要是受疫情影响,线上会议需求高,带动了以MAXHUB交互智能平板等会议产品和解决方案的销量。 而2022年后,市场需求慢慢地饱和,竞争对手也变多了,价格战裹挟下,MAXHUB营收暂时也等不到太大的突破。 家用电器控制器,能够说是增长最明显的业务。2024年,家用电器控制器营收达到17.22亿元,同比增长了65.64%,销量也暴涨了95.37%至2785.14万片。 但是,细算一下,家用电器控制器的营收增速明显跟不上销量增速,原因还是在于这一产品越卖越便宜,单价从93元逐年下滑到了61元。 原因也很好理解。电子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对资本和劳动力无尽消耗的赛道,产品越卖越便宜是发展规律。 从财报来看,2022年-2024年,海外营收上涨的速度分别为31.48%、26.77%和16.83%,显著超过了国内营收增长速度。 2024年,视源股份海外营收达到43.48亿元,这主要得益于交互智能平板和会议平板的出口。 如果说国内这两块业务完全是存量市场,那么海外就是全新的增量空间。根据迪显咨询《2024全球IFPD市场研究报告》,2024年海外教育市场交互智能平板的出货量为138.3万台,同比增长18.3%;海外会议市场交互智能平板的出货量为35.6万台,同比增长21.8%。 而视源股份于2024年抓住了欧洲部分国家,尤其是印度教育信息化设备需求量开始上涨的机遇,加快了全球化速度,为53个国家近900名老师提供了现代化教学技能培训,会议服务业务也覆盖了全球超过100家头部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视源股份已经在印度、美国、荷兰、泰国、印尼和阿联酋六个国家部署了六家海外子公司,其中3家才刚于2024年成立,显露出其向外走的速度与决心。 至于吵的沸沸扬扬的关税战,由于视源股份出口美国占比较小,且在越南等地已有产能布局,相对而言受到的冲击较小。 综合来看,要打破“增收不增利”的困境,海外业务是接下来三年里视源股份的最大希望了。 毕竟,尽管中国人享受着与人均GDP不匹配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但更在更广阔的海外市场,印度、墨西哥、俄罗斯等等,他们的信息化基建仍在爬坡周期里。 而比起推测视源股份港股上市的成功率,我倒是更好奇,三位神秘创始人,还会不会继续缺席敲钟日。